有關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段充實的社會實踐又告一段落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不如好好的做個總結,寫一份實踐報告。怎樣寫實踐報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1
社會實踐是我們每個人從大學踏入社會的必經之路,也是開啟我們踏入工作,適應社會的鑰匙,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實踐與學習,我們每一天都在接觸不同的事物,每一天都在學習,同樣我們每一天都在做不同的事,每一天都在實踐。有哪件事不是從實踐開始認識的呢?我們的第一次自己洗臉,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等等,只因我們不斷的在學習,不斷的在實踐,所以我們在不斷成長,不斷的將所學到的變成自己的。
作為一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我們在大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20xx年及20xx年的暑假都是去爸爸那里直接上班的,所以今年的暑假,我希望自己出去闖闖,總不能一直依靠著爸媽的幫助吧,總有一天自己要面對一切,所以今年我跟隨同學一起來到廣東東莞鎮揚玩具有限公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社會實踐。
在中介公司的安排下,我們一行50余人,懷著忐忑的心理,不安的坐上了10點開往廣東的大巴,本來上車前講好了交280塊的車費,上了車就漲到了300,另外還有50元的“體檢費”,一車的人在憤憤不平之中素手無策,依然任由被其宰割。
進了工廠,首先要做的是跟隨行政部的工作人員進行安排住宿,學習舍規,了解周圍的環境,登記配發廠牌,然后是為期一天的進廠培訓,所謂的培訓,只不過是聽老員工給我們講工廠里的安全事宜,注意事項等。讓我最好奇的是簽勞動合同。還是一式三份,還得按手指印,在按手指印時,我和我的同學都感覺像電視劇里簽賣身契一樣,總感覺自己把自己賣了,而且,我們也應當持一份勞動合同的,但是三份全被他們收走了,這樣一來,出了任何事情,我們都自己擔著。不禁想起我們的思修老師常對我們講的,一定要熟悉勞動合同法,對自己只有好處,而且一定會用上的,然而,此刻的我們卻絲毫維護不了自己的一丁點權益。
第二天,我們開始上班了,不知那個車間里有什么值得我發掘的呢?一大群人馬到了車間,第一件事無疑還是聽講注意事項,然后跟老員工學習。學會了,我們得自己做了,坐在工位上,有點緊張,有點茫然,因為我們做的事玩具槍,我的工位是檢測,檢測一個小零件,然后再給零件涂潤滑油,一天下來弄得手上衣服上全是油。時間一長,我們便跟整條流水線上的阿姨、叔叔們混熟了,工作便開始變的不那么單調了,我們一行來到東莞,唯一沒有遺憾的就是認識了兩個叔叔阿姨,他們知道我們學生工在那里吃的差,便每個星期的周末拉著我們去他們那里吃飯,做一大桌的菜,每次吃的我們走不動路為止,在這里,真的很感謝他們。
最后,到了實習結束結工資的時候,來之前說好是包吃住,現在卻要扣除我們每人每月住宿費120元,伙食費每天10元共計540元,一起780元,沒辦法,就這么在我們本就不多的工資里扣了。還好我們不收中介費,其他地方中介公司帶來的同學,中介帶著同伙在工廠門口截住他們,要求交工資的20%作為中介費和200元管理費,我們看到有些同學急著回家,只能忍氣吞聲地把辛苦了一個暑期賺到為數不多的工資拿了20%交給中介。還有幾個氣憤至極,不甘心被中介公司欺騙,就跟他們吵了起來,后來中介公司的人在財務部門口還動起手來了,幾個學生的眼鏡全被打破了,身上還部分受了輕傷,直到保安部的人來調解,中介公司仍不罷休,繼續糾纏。哎,每當看到這個社會的另一面的時候,我的心情就無比復雜。在學生暑期打工過程中,被中介欺騙、克扣工資、超時加班、發生意外傷害得不到賠償等問題并不罕見。
拿著不多的工資,內心感慨萬千,說不出是艱辛,還是失落,在踏上回家的火車的那一刻,看著窗外飛逝而過的景色,壓抑的心情終于的得到了釋然,但此刻,經歷過暑期的實踐,讓我們的心里都多了一份沉淀。想想,一起來的時候6個人,回來卻只剩我們3個人了。
期間,我針對“大學生暑期外出打工”這一話題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后附10份問卷調查表),調查對象是我們車間的一些其他省份院校的學生,經過分析結果如下:
1.大學生暑期外出打工的出發點大多是掙取一些社會經驗和生活費;
2.找到暑期工作的途徑大多是中介公司介紹的;
3.家人對于自己外出打工的態度大多是不太支持的,怕在外面上當受騙等;
4.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部分同學有被騙過的`經歷;
5.大多數同學能夠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有少數同學適應不了,就會自己離職;
6.最大的收獲是得到了鍛煉,出來見了世面,了解了更多;
7.同學們最想對出來做暑期工的學生們說的大多是:工作之前確定好工作的可行、可信性,不要輕信勞務公司,謹防被騙,既然工作了,也要踏實認真,還有帶有危險性的行業,不要貪圖小便宜等等,外面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學生更要學會保護自己等等。
通過這次打工我也學到許多。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感受著工作的氛圍,體驗著工作的辛苦與快樂。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在這里,沒有人會告訴你要做什么,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我們意氣風發,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書寫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晌覍W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了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于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盡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系并不僅僅限于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松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盡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之一了。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能在大一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得的經歷,他讓我們毛躁不安的心,找到了與社會的切合點,讓我們邁開了慢慢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在思想和心理上我們都需要各方面的蛻變,只有你身處到了五顏六色的社會工作崗位之后,你才會深刻的認識到,你自身并無太大的優勢,你的一切都還準備得不夠,一切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簡單,這并不是打擊與壓力,而是你獲得動力的開始。暑期打工帶給我們的種種,都不是受教于課堂的感覺,而是那種只有通過你自身的身心經歷才會由心底滋生出來的一種感悟覺醒。
對于我們而言,短暫而又難忘的打工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飛逝而去,然而它帶給我們的感受卻不是單一乏味的,而是那種酸甜苦辣咸一應俱全的生活味。不樂觀的打工環境,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工作工程中,鍛煉了我們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與信心,同時積累了經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于物質所得的精神財富,與能力財富。
當代大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也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付出的所有努力都能夠令自己毫無愧疚地說一聲:“我們在路上” !
以下是我們工作中的一些情景,以作參備:
這是我們暑期實踐的地方。
見過如此早餐情形?
在被宿舍的臭蟲咬的奇癢難忍之后,我們不得不在地鋪四周撒上藥粉。
這是我們的十六人間的寢室。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2
實踐目的:
對寧夏地區人口數量與經濟的發展動態相關性研究,預測十年后寧夏西吉縣人口數量隨著經濟發展的動態變化,從而使城鄉規劃更加合理,推動整個寧夏城鄉的發展。
實踐內容:
對于寧夏西吉縣的經濟發展研究中,要對該地區人口動態變化需有深入的研究,通過對寧夏西吉縣人口動態的變化情況做調查,并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對本地區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動態性做相關研究,對促進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合理的開發運用資源、能源,協調發展人口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對實現富強、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寧夏西吉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屬于黃土高原干旱丘陵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1688-2633米,東西長67公里,南北寬74公里,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首先,我們先規劃了西吉縣的走訪路線,帶著目標,我們開始了我們計劃的方案開始了走訪的調查。在走訪中,我有感受到了西吉縣人民那熟悉的質樸、熱情的感覺。在路途中我們大家雖然有點累,但是趣特的鄉間道路,沿途的風景,消去了我們一半的疲勞,帶來一種有趣的趣事。就是在這種痛苦并幸福的走訪中我們大家度過了一個有趣的假期。
實踐心得:
暑期社會實踐不僅鍛煉了我們的組織能力,而且這個假期讓我獲得的知識和親自體驗的感受是不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這段回憶變的更加濃烈,應該隨著社會步伐的發展越快滋味越濃烈吧。
我們走訪調查和網絡資料的收集,由于人口數量的復雜,經濟發展數據的調查難度大及可供參考的官方數據的局限性,時間的有限。我們只能采用回歸分析方法,以人口情況的變化、與經濟變化相對比對寧夏西吉縣人口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進行了定性分析,從整體證實出西吉縣的人口和經濟的發展。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寧夏西吉縣的人民在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上中都有很大的改善,最為突出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這說明寧夏西吉縣縣域經濟從低產業向高產業轉型,而我國也正處在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中,并且在不斷的發展,綜合居民人均收入可說明這樣的轉型是對中國的經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對寧夏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動態相關研究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西吉縣人口模式、人口數量及人口素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這次調查,西吉縣的人民特別是在人口素質方面需要很大的改善,首先農村受教育程度較低,在調查過程中,有少些人認為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而選擇置之不理。
西吉縣人口的數量增長相對較快,通過數據表明全國人口增長率為5.08%,而西吉縣人口增長率高于這一值,說明西吉縣人口增長對于全國來說是過快的。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是體現人口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地區發展實力和潛在的體現,而西吉縣人均受教育只在初中程度,這說明在人口素質文化中還是處于較低階段,這就約束了西吉縣在產業中不能更好的發展更多新型產業,例如在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發展,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就業人口的文化素質對全縣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發展產生較大的阻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近幾年,人口發展模式也在不斷變化,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直接導致了勞動力缺少,并且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日益增大,加速了城鎮化進程的同時,使得人口城鄉化加大,勞動力轉移,影響力生產產業的結構變化。
經過調查結果顯示,西吉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保持人口數量的穩定增長,不能過快或者停滯不前,要保持相對穩定的人口發展模式,降低老齡化現象,不斷提高人口素質,特別是培養高新產業技術人才上,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提高,而相對于產業結構,需要不斷創新,保持在穩定增長的經濟發展中,協調好縣域經濟與當地資源和能源以及環境之間的關系,建立綠色生態經濟,為建和諧西吉、文明西吉、富強西吉而努力奮斗!
【有關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暑期農村社會實踐課調查報告11-08
大二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3-24
有關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2-19
關于暑期社會實踐三農調查報告10-08
大學生暑期下鄉支教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8-24
暑期有關“白色污染”的調查報告07-13
會計暑期調查報告12-07
有關暑期社會實踐實習報告3篇05-20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5篇10-28
暑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08-29